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猎奇 2021-08-06 13:05:00

1972年,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为了寻求中美关系的新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前往中国访问,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北京机场迎接,并精心布置了招待的各种细节。

半小时后,尼克松一行被安排到了钓鱼台国宾馆休息,这里早已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所有服务都很周到,尼克松刚来到时很是满意。

然而就在尼克松吃过午饭准备回房间的时候,在走廊角落里的一处墙壁上发现了一副很形象的宣传画,上面竟醒目地写着“打倒美帝”四个大字。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打倒美帝"的宣传画

原来中美关系在此之前已经对峙了长达二十余年,当时中国的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标语和宣传画,这次由于服务员的一时疏忽,就没有注意到不显眼的角落里的这幅画。

尼克松看完画并听到翻译的描述后非常生气,他准备在下午和毛主席的会谈中进行质问,下午三时,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而尼克松一开始就向毛主席提及了这件事,他以为能以此占得先机。

可面对尼克松的咄咄逼人,毛主席仅仅用了三个字就把这件事给轻松化解了,而尼克松听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笑了出来,会谈在我方的不卑不亢中继续进行。

那么,毛主席当时到底如何巧妙回答的呢?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尼克松又是如何顺利来华访问的?尼克松访华又有哪些细节呢?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尼克松访华

关于尼克松访华一事,还要从中美之间那场著名的“乒乓外交”开始说起。

中美关系缓和的契机:“乒乓外交”

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刚成立之初就遭受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烈抵制,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公开支持台湾蒋伪政权,而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在此背景之下,中美之间开始了长期地对峙,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了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毛主席决定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营,向苏联寻求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

然而在1958年,中苏关系却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恶化,并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矛盾逐渐加深,更是在1969年3月份爆发的珍宝岛事件之后达到顶点,中国的主要外来威胁此时已由美国转变为苏联。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珍宝岛事件

与此同时,美国也深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每年军费都开支巨大而且不见有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不仅如此,还在60年代末期第一次从军事实力上落后于苏联,这让美国政府十分苦恼。

世界形势急剧变化使得中美双方都开始有意向彼此靠拢,寻求关系的缓和,以共同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而毛主席一向深谋远虑,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他就预感到了这对中美关系的转变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其实早在50年代,毛主席就曾断言美国迟早会承认新中国的地位,只不过时间可能会很长。

为此,毛主席先人一步做好了安排,当时他每天都关心着和大洋彼岸相关的一切消息,并且多次在公开场合向美国释放善意的信号,希望能够引起美国的注意。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毛主席与斯诺(左)在天安门城楼上

1970年10月1日,毛主席邀请当年来华采访红军的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及其夫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要知道邀请美国人参加国庆庆祝活动还是十年来的第一次。

随后,毛主席又单独接见了斯诺,并向他表示:“欢迎你们的尼克松总统随时到中国来,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只要他愿意来,我就愿意和他谈”。

斯诺当晚就把和毛主席的谈话写成了报道,第二天一早就托人发表在了美国的一家报纸上,然而正在另辟蹊径的尼克松却没有注意到毛主席的这一信号。

中美高层都在寻找着机会接触对方,可两国之间毕竟已经隔绝了二十余年,想要在短期内联系到彼此又谈何容易,然而就在几个月后,一个契机出现了。

1971年3月28日,日本名古屋举办了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代表团参加了比赛,而当时中美、中日之间都没有建交,起初体委为了运动员的人身安全考虑,本来是不打算参加此次比赛的。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可毛主席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这次比赛既是一个能够向西方国家展现当下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舞台,又是一个可以和美国接触的大好机会。为此,他指示体委一定要派代表团参加,并告诉运动员要发挥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精神。

就这样,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主动前往了日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运动员以新颖的打法在赛场上独树一帜,引起了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运动员的兴趣,一些美国球员非常想和中国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而我方也没有拒绝,就在和美国队的切磋中,我国兵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与美国队的科恩产生了友谊,一次比赛结束后,庄则栋还主动向科恩赠送了一缎杭州织锦,表示友好。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庄则栋

原来,早在中国代表团出发之前,体委就积极听从毛主席的指示,让运动员提前准备好了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礼物带过去,并找时机送给外国运动员。

科恩感受到了我方的情谊,随即产生了到中国进行交流的想法,并且告知了美国代表团的团长,结果在比赛的最后一天晚上,美国队就主动向我方提出了访问中国的请求。

很快,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就得知了这一消息,他十分高兴,于是连夜做出了决定,邀请美国兵乓球代表团来华访问,并让周总理做好接待工作。

后来,美国队在中国受到了周总理的热情接待,一时间世界各大媒体纷纷对其进行报道,尼克松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非常重视。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乒乓外交

这场后来被称为“小球转大球”的“乒乓外交”给中美关系的缓和创造了一个极佳的机会,而这与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是断然分不开的。

毛主席的外交智慧:“放空炮”

此后,中美高层都开始了各自的准备,毛主席非常清楚中美要想在短期内直接对话是不太现实的,双方只能通过间接地试探进行沟通。

所以,毛主席指示周总理时刻留意我国驻各国大使发来的信息,并且时刻注意与我国交好特别是同时还与美国交好的国家的政府来电,他认为这是当下最有可能的两种沟通方式。

果然不出所料,“乒乓外交”仅仅过去不到三个月,尼克松就派遣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经巴基斯坦(当时与中美双方关系都很好)前往北京进行先期访问。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基辛格

基辛格来到中国后,周总理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凭借个人出色的外交智慧,在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就与基辛格协商好了所有的准备事宜,并且与美方联合发表了邀请尼克松访华的声明。

基辛格也没有想到事情竟会进展地如此顺利,来之前他可是做好了长期谈判的准备,所以他对周总理很是敬佩,回到美国后,他就把准备好的相关事宜报告给了尼克松,尼克松觉得可以出发了。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妻子乘坐由波音公司研制的“空军一号”专机成功抵达了北京机场,当他走下飞机看到眼前的一幕时十分高兴。

只见由多达360名我国三军仪仗队队员组成的欢迎方队整齐地站在了道路两侧对他行着庄严的注目礼,要知道我国的仪仗队在当时接见其他外国首脑时最多只会派出155人。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周总理(右二)迎接尼克松(左二)

不仅如此,周总理更是亲自站在机场等候,周总理笑着朝尼克松走去,然后两人进行了握手,周总理风趣地说道:“总统先生,你这只手可伸过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海洋,欢迎你的到来。”

随后,尼克松就和周总理同乘一辆“红旗”牌轿车来到了专门迎接外宾的钓鱼台国宾馆,尼克松被安排在了这里休息,这才发生了开篇提到的那一幕。

按照惯例,毛主席一般是在外国首脑回国的前一天才接待他们的,可出于对中美关系的重视,毛主席决定提前会见尼克松,并且把会谈时间直接定在了当天下午三时。

此时的尼克松正在宾馆里为墙上宣传贴画的事生气,他本想等几天后见到毛泽东时再当面质问,可他没有想到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工作人员就派车把他接到了中南海,说毛主席要提前见他。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毛主席(左)会见尼克松(右)

这大大出乎了尼克松的意料,不过他还是对宣传画的事耿耿于怀,到了下午三点,毛主席和尼克松在中南海开启了会谈,周总理和基辛格以及其他的一些工作人员陪同在侧。

尼克松早在来之前就专门研究过毛主席的著作,对他很是敬佩,见到毛主席后立马走向前去和他双手紧握,持续了一分多钟的时间,这也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外交礼节。

可即便如此,尼克松还是没有忘记中午发生的事,他率先开口向毛主席问道:“主席先生,请问贵国宾馆的墙壁上为何贴有打倒我们的标语,是你们刻意为之的吗?”

此话一出,现场的氛围立刻紧张起来,谁都没有想到两国元首的谈话竟然会从一句质问开始,周总理对于自己的疏忽也很自责,因为尼克松来往所有的招待事宜都是他亲自安排的,却没想到会出现如此纰漏。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毛主席与尼克松

而就在这时,毛主席却大笑了一声,然后朝着尼克松从容地说道:“放空炮”!尼克松听后有些疑惑,他没明白毛主席说的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周总理瞬间就注意到了尼克松的表情,立即补充道:“主席的意思是以前蒋介石也整天喊着剿共,可越剿我们越强大,就像你们天天喊着消灭社会主义一样,都是只闻其声,这不就是放空炮嘛。”

尼克松听后大笑了出来,他没有想到毛主席竟然这般幽默,他对这次会谈充满了期待。

两国由于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差距,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难免会产生严重的分歧,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因此造成的尴尬场面,毛主席选择了先聊哲学问题。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毛主席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毛主席不卑不亢、从容不迫,一言一行都显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

提到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时,毛主席微笑着说:“当时我可是主动投了你一票……我们反对的是美国前两任总统杜鲁门和约翰逊,在他们执政期间中美关系丝毫没有任何进展。”

毛主席此言既对尼克松的当选表示了祝贺,又借美国前总统的无为表达了对尼克松致力于中美关系缓和的肯定。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显示出自己为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做出的努力。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尼克松

比如在提到邀请尼克松访华时,毛主席说道:“22年来中美双方的观点从来没有谈拢过,现在距我们开始打乒乓球才不到10个月,您就来了……”言下之意表明了自己首创“乒乓外交”的独特魅力。

与毛主席的轻松自如相比,此时的尼克松完全没有了在美国政坛叱咤风云的健谈,反而经常会被毛主席的幽默兴奋到说不出话来,他尽可能地保持着镇定,可总是在不经意间落于下风。

坐在尼克松旁边的基辛格目睹了尼克松和毛主席交流的全过程,他十分赞叹毛主席惊人的语言运用和节奏把握能力。

据基辛格日后回忆:“毛泽东的语言就像瓦格纳的序曲一样,必须在事后慢慢咀嚼,才能得知其涵盖的全部意义。”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毛主席(左)

会谈中的毛主席淡定自若、红光满面,领袖的气质显露无疑,然而就在这次会谈前不久,毛主席曾因高烧休克过两次,而这次谈话外交部事先也仅仅把时间安排在15分钟左右。

可毛主席为了中美关系的大局着想,为了新中国的未来考虑,还是咬牙坚持,强撑着和尼克松进行了长达65分钟的交流。

而就在会谈期间,隔壁屋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和其他一些医护人员正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尼克松访华细节

尼克松在华访问持续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用后来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在中国的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在这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一些细节也十分引人注意。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周总理(右)与尼克松

话说尼克松与毛主席会谈的时候,因为毛主席的诙谐幽默使得整个会谈都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整场交流下来尼克松非但没有感到疲惫,反而有些意犹未尽,会谈结束以后,尼克松仅仅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又和周总理进行了新的会谈。

双方就共同关切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又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尼克松这才发现原来周总理的语言能力也和毛主席不相上下,多次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到了晚上8点,周总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人民大会堂为尼克松夫妇举办了国宴,周总理对此次国宴进行了精心的布置,事无巨细他都要一一过问,以确保万无一失。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周总理(右前)邀请尼克松夫妇出席国宴

不一会儿,饭菜端上来了,尼克松惊喜地发现有很多都是他的家乡菜,他对周总理的周到很是感动,国宴开始后,周总理率先发表了致辞,在致辞中表示热情地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到来。

随后,军乐团在现场奏起了《美丽的亚美利加》和《牧场上的家》两首歌曲,尼克松听到时心里十分激动,还为此专门向周总理敬酒表示感谢。

这两首歌曲都是美国著名歌曲,第一首爱国颂歌是在尼克松总统的就职仪式上播放的,而第二首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周总理(左)

尼克松瞬间想起了他的童年和竞选总统时的场面,他没有想到在遥远的中国还能听到这两首歌曲,更没有想到周总理竟然如此的细心,他连连用中文对周总理说着“谢谢”。

用餐开始了,当时美国人一般都用刀叉吃饭,周总理也专门为每一个参加晚宴的美国人都准备了餐具,可令众人十分诧异的是,尼克松竟然主动让服务员为他拿来了一双筷子,并且熟练地用它夹菜。

原来,早在尼克松访华之前,他就专门了解了中国的各种习俗,并且勤加练习使用筷子吃饭,不仅如此,他还专门学习了几个比较常用的中文,比如“你好”、“谢谢”等等。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尼克松(中)

4月23日早上,尼克松访华的第三天,按照昨晚的约定,今天上午他要和周总理进行关于某些问题的会谈,还是和刚来的时候一样,他和周总理坐在同一辆车里前往会谈的地点。

可就在二人下车准备进门的时候,尼克松竟然主动走到周总理身前,然后亲自为他脱去了外套,这一幕被在场的中美记者记录了下来,瞬间传遍了全球,引发了热议。

尼克松身为国家元首怎么会“屈尊”为周总理脱外套呢?原来尼克松此前几年就一直关注着周总理的动向,他还反复观看了周总理出席各大国际会议的录像,对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十分欣赏。

而在来到中国访问以后,尼克松通过亲身接触,更加对周总理产生了敬仰之情,所以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尼克松为周总理脱外套

经过7天的多次会谈,周总理再次凭借出色的外交才干妥善处理了中美之间存在的一些分歧,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并于4月28日正式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了通往正常化的道路。

毛主席的一生十分重视友情,对这个来华的老朋友尼克松也一直没有忘记,后来,尼克松下台以后,毛主席还亲自邀请他到中国再次访问,并用和他当总统时一样的规格进行招待,这让尼克松很是感动。

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标语,毛主席幽默回应,尼克松大笑

尼克松

尼克松后来在他的著作《领导者》一书中说道:“无论人们怎样评价毛泽东,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为了中国人民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以此表达了对毛主席的充分肯定。